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1-5(1)


来源:天津大学家教网 日期:2021/2/19

重点句子汇总

郑大家教中心网

必修1
天津大学家教中心网

1.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2.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

3.微太子言,臣愿得谒之。(《荆轲刺秦王》)

4. 秦之遇将军,可谓深矣。父母宗族,皆为戮没。(《荆轲刺秦王》)

5.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(《荆轲刺秦王》)

6.燕王拜送于庭,使使以闻大王。(《荆轲刺秦王》)

7.固不如也,且为之奈何?(《鸿门宴》)

8.所以遣将守关者,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。(《鸿门宴》)

9.若入前为寿,寿毕,请以剑舞,因击沛公于坐,杀之。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(《鸿门宴》)

10.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,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?(《鸿门宴》)

答案:
天津家教中心网
1.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,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,秦国使者往来,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,对秦国来说,也没有什么害处。
(“以为”,把它作为;“行李”,往来官员;“乏困”,缺乏的东西;补充省略主语“您”)

2.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?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,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。如果不侵损秦国,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?
(“何厌之有”宾语前置,有什么满足;“封”,使动“使…成为边界”;“阙”,侵损;“焉”,兼词,从哪里)

3.如果没有太子这番话,我也会请求行动。
(“微”,如果没有;“谒”,请求)

4.秦国对待,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。父亲、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。
(“遇”,对待;“深”,刻毒;“为戮没”,被动句,被杀死或没收入官)

5.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,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。
(“宾客知其事者”,定语后置,知道这件事的门客;“衣冠”,名词用作动词,穿白衣戴白帽)

6.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,派使者来禀告大王。
(“拜送于庭”,状语后置,在朝廷上拜送出来;“使使”,派使者;“闻”,使动,让您听到)

7.本来就比不上他啊,那我将要怎么办呢?
(“固”,本来;“为之奈何”,固定句式,怎么办)

8.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,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。
(“所以”,表原因,之所以;“出入”,偏意复词,进入;“非常”,意外事故)

9.你进去上前祝酒,祝酒完了,请求舞剑助兴,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,杀掉他。不然的话,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!
(“若”,你;“击沛公于坐”,状语后置,在座位上击杀沛公;“不者”,否则;“且为所虏”,被动句,将被他所俘虏)

10.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,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。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,我们则好比是鱼肉,告辞干什么呢?
(“方为”,正是;“何……为”,固定句式,为什么……呢?)